2022民非年度工作总结&计划
在上海市经信委、上海市民政局的双重指导下,中心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系列政策和指示精神,重点围绕“组织建设、产业助力、建言献策”等方面,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工作。
一、党建引领,铸造过硬队伍
1、深化政治工作,加强党建引领,筑牢理想信念根基
中心实行“党建联络员”制度。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先后多次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组织开展了系列党建活动:组织收看二十大开幕式直播、参观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,搭建线上学习平台等,实时及时地做好中央及上海市各项决策精神的学习传达,以党建引领中心健康有序发展。
2、完善组织建设,开展定期培训,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
中心秉持“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”,2022年新聘请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(纳米医学方向)靳钧博士担任执行秘书长。截至年底,中心共有6名全职工作人员,1名退休返聘人员。组织全员培训学习《“十四五”医药工业发展规划》,开展国家医保政策、卫生经济学、市场准入等专题培训,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。
二、探索产业创新,共解产学研融合密码
1、打造企业家与科学家的交流平台
建立生物医药的专家库“智囊团”。中心集中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、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,充分利用业内人才、知识的优势,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。中心将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更多领域专家入库,开展专题性调查研究、专业咨询、评估、培训等。
2、深度调研,因需赋能,策划产业路线图
中心走访调研了医疗器械、生物药等相关企业,与企业家深入交流,掌握他们需要协调和解决的实际困难,帮助他们解决产业链对接、产学研合作、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困难。如辅导企业成功申报省专精特新荣誉、为企业与科研单位牵头开展“碳达峰碳中和”卫生经济学研究、为企业产业化项目提供咨询建议。
三、加强信息宣传工作,参与营造良好政策环境
中心将信息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。官网经过近半年的建设,于2022年7月开通运行(网址:www.hicpc.cn),设有中心概况、产业服务、政策法规、行业资讯等栏目。公众号也于同年8月正式运营,全年共发布207篇,围绕生物医药领域设置了产业周报、政策解读、项目申报、科技前沿等板块。中心将贯彻沟通政府、服务企业的宗旨,将网站和公众号建设成为信息共享平台。同时,中心还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了“细胞与基因发展”、“促进生物医药成果转化”、“民营医药企业发展痛点”等建言献策,反应行业呼声。
2023年,中心就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:
一是开展专题活动,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。
深入生物医药中小企业走访调研,实时掌握企业发展需求动态,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类讲座、培训、沙龙等不同形式的专题活动,包括并不限于成果转化、市场准入、品牌战略、人才培育、投融资等主题,进一步激发行业活力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
二是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,协同发展。
中心将持续发力,对接各类社会优质资源,不断提升整合能力和水平。加强与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、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生物医药专委会等社会机构的对接沟通,通过国家级和区域级各种平台继续做好研发成果转化、产品应用推广、资金扶持等工作,真正解决中小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难题和瓶颈。中心也将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更多领域专家入库,开展专题性调查研究、专业咨询、评估、培训等。
三是建立健全传播矩阵,强化传播力。
2023年,中心将进一步做好一号(公众号)一网(官网)一会(“华兴思享会”)的工作,建立健全传播矩阵,提升品牌识别度,丰富内容输出,补齐短板,展示长项,将中心举办的各项活动及时有效通过矩阵平台输出,从而强化中心自身的传播力,打造中心的影响力。